深藏闹市的九十九间半(三)
嵌玉镶金上石头,
金陵王气著名楼。
谁家九十九间半,
直把秦淮烟雨收。
这首诗一语道尽了甘家大院曾经的繁华。
甘熙出身于名门望族,祖上多名人。通过甘氏家族历史陈列,我们可以追溯甘氏先祖。据《元和姓纂》记载,甘氏远祖出自渤海,传到战国有秦国左丞相甘茂。三国时期,则出了一位折冲将军、西陵太守甘宁。甘宁有勇有谋,曾率一百骑兵破了曹操40万大军。东晋时期,甘宁的曾孙甘卓因不肯反叛,被王敦谋害,后被封为“于湖敬侯”。
如今,整修后的甘家大院,门上刻有八个大字——“于湖世泽,渤海家声”,说的就是甘氏祖先的事情。
到了清朝雍正、乾隆年间,江南大侠甘凤池与其兄甘凤泉等,也都是甘熙直系祖先。此后,甘氏族人南迁,从湖北经江西、安徽回到于湖,即南京南郊90里外的小丹阳。
明朝中期,世居江宁小丹阳的甘氏先祖甘瑭举家迁入南京,甘瑭和他的后人以经商为生。由于经营得当,再加上祖居地小丹阳的田产,到了清初,甘家已积累了巨大的财富。
至乾嘉之际,南京丝织业大盛,甘方栋(号国栋)率子行商,经营“剪绒、江绸、贡缎、棉纱、布帛”,经过几十年、两代人的努力,家境逐渐殷实。甘家先居东花园(今白鹭洲),此后又在时称府西大街的南捕厅买下一块宅基地,开始营建房屋。
甘国栋去世后,其长子甘福(甘熙父亲)开始主持家政,他率兄弟几个同心协力、勤俭砥砺,一举奠定了甘熙宅第的规模。
到了晚清,甘家出了个甘熙(甘福次子),字实庵,生于1798年,与曾国藩是同榜进士,可他藏书的兴趣比做官大,走吴访越,到处搜集珍贵的善本孤本、珍稀的金石书画……
甘熙一生治学严谨,是晚清南京著名文人、金石家、藏书家。他博览群书,博学强记,曾对南京历代掌故、民风民俗、街巷名称沿革等仔细搜罗考证,编撰了南京方志,著述多种,著有《白下琐言》、《桐荫随笔》、《栖霞寺志》等,还编有《重修灵谷寺志》12卷。其中以《白下琐言》最为后世学人所推崇。
甘家大院隐藏于平民街巷,含蓄矜持,前前后后耗费了近70年时间才建成。大院内曲径通幽,院落叠嶂,最多时达三百余间。大院修好后,甘家人聚族而居,在这里一住就是150余年。
1951年夏天,征得甘家大院第五代传人甘鑫(字贡三)的同意,大院被南京市军管会征用。大院内的六房甘氏家人各得到6000元补偿,他们陆续迁出大院,在南京城内另立门户。
漫步甘熙故居,你会发现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就是甘家的大门和所有的正房一律都是坐南朝北,这与普通民居坐北朝南的方位正相反。
这里面究竟有着怎样的说法呢?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