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礼仪与教师形象
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体,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者。教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言谈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从而影响学生的言行。下面我带来一篇关于教师礼仪和教师形象的范文。
教师礼仪与教师形象1 1、教师行为:
一个人的气质、自信、涵养,往往可以从他的体态表现出来。教师作为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应该注意自己在各种场合的行为举止,做到大方得体,自然不虚伪。
(1)眼神:在讲台上讲课时,老师的眼神要柔和、亲切、有思想,给他一种平和、可及、有主见的感觉。当你在演讲中犯了一个错误而被一个学生打断时,或者当学生中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而打断了你的演讲时,你不应该投以轻蔑或不屑的目光。这样做会损害你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2)站姿:老师的站姿讲课不仅关注学生,还有助于用肢体语言强化教学效果。站着讲课时,要站直,站得自然,不要耸肩,也不要把头抬得太高。需要走上领奖台时,步幅不宜过大过快。
(3)手势:教师讲课时,一般需要配以适当的手势,以增强教学效果。手势要恰当、自然、得体,并遵循相关内容。讲课时禁止敲讲台或做其他过激动作。
2、老师的发言:
教师承担的主要任务离不开语言表达。所以作为老师,要注意语言表达时应该遵守的礼仪。
(1)表达要准确:学校开设的每一门课程都是科学,有其严谨性和科学性。教师在教学时应严格遵循学科要求,不应庸俗化。
(2)音量要合适:讲课不是喊口号,声音不能太大,会给学生一种尖叫感。如果声音太低,难以听清楚,就会影响教学效果。
(3)语言要简洁:讲课要围绕中心,不讲废话和多余的话,给学生干净整洁的感觉。
(4)在洪课堂上可以适时插入幽默的话语,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与学生交谈:
(1)提前通知,做好准备。最好提前和学生打招呼,让他们有心理准备。这既是一种礼貌,也是对学生的尊重。
(2)热情欢迎,营造平等氛围。好好表现,举止得体。说话时,语气要平和、耐心,不大声、不挖苦,表现出良好的道德修养。
教师礼仪与教师形象Part 2第一个方案:每天出门前再照一次镜子,确保自己的衣服整洁干净。
第二个方案:多关注一些时尚信息,可以提高衣服款式和颜色的搭配,让你穿的衣服看起来更有活力。
第三个方案:注意一些不雅的手势,可以让你的举止更加得体。
第四方案:在教学课堂之外丰富一些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展示自己的才华。
第五,练习一些口语表达,比如读报纸,这不仅会使你的口语正确,有助于教学,还会使你在侃侃说得更好。
第六计:每天回顾3-5个自己表现出色的地方或事件,及时鼓励自己增加自信心。
第七方案: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冷静思考,为他人着想,用和平的方式解决纠纷。
第八计:不要把个人的不良情绪带给学生、家人或同事。迁怒于他人只会给你的人际关系带来副作用。
第九方案:言行一致,时刻注意时间,不迟到早退,做学生的好榜样。
第十计:待人接物要真诚,不能以敷衍或心不在焉的态度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
第十一个计划:面对别人的要求,三思而后行,承诺的事情,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
第十二个计划:对人微笑,交好朋友。千万不要在背后说人是非,吃醋,说闲话。
如今的课堂,师生之间的互动更加频繁和广泛,学生向老师请教也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这时候老师就需要放下身段,提出问题,这也就真正体现了孔子曾经说过的:“教学相长”。
1,传统形象受到挑战:谚语“大才之人”和“有教养、有知识”是教师多年来最典型的文化特征。然而,随着文化资源的丰富、知识的快速发展和老龄化的现实,传统的教师形象受到了时代发展的严峻挑战。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随时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
2.教与学成长为趋势:随着互联网在全球的普及,互联网拥有改变整个世界的能量。在我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我经常告诉学生,老师不是神,也不是什么都懂。你可以在课堂上向我提问,但是老师也有权在我回答你的问题时说“不”。当然,这个“不”是暂时的。我稍后会研究一下,然后我们一起讨论。这就叫从教。
3.刻板书商被淘汰:大众传媒发展,学生成为文化资源的拥有者,因此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文化展示和交流的时空和机会;国家一再强调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时代要求,以及学生的个性差异,要求教师改变刻板的教师形象。谁不自觉积极地参与改革大潮,谁就会被历史淘汰。
放下老师的“架子”
一个英国同事的故事更发人深省。
英语老师被调到一个差班当班主任。这些孩子很调皮,爱捣蛋。第一节课老师和他们一起玩,天很黑。下课后,老师对他们说:“孩子们,如果你们成绩上去了,我就在校外的牧场上亲一头猪。”这些调皮的孩子问:“老师,这是真的吗?”老师说:“而且我要亲你认为最大的母猪。”孩子们都希望老师亲吻一头猪。
从那天起,他们的课堂纪律变好了,学习热情也更高了。即使有调皮的小朋友,其他小朋友也会提醒:“难道你不想看老师亲那个肥猪吗?”半年下来,孩子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
圣诞节前夕,孩子们对老师说:“老师,你能亲亲那只猪吗?”老师说:“当然。”于是老师带着孩子们穿过马路,来到了牧场。孩子们在猪圈里发现了一头超级肥的猪。老师走近肥猪,轻轻地吻了它一下。孩子们在猪圈外面笑得前仰后合。
这个异国情调的故事,在一些老师听来可能很可笑,但也未必是理所当然的——当老师亲猪多丢人啊!我们有些老师之所以一下子接受不了,除了中外习俗的差异,可能更多的是源于我们一贯的教育理念。因为我们对老师有自己的看法。
自古以来,教师虽然地位不高,但特别注重尊严;收入不多,但特别佩服斯文。老师的手势总有“老师”的味道,什么都不准。庄严肃穆,令人肃然起敬,仿佛这是教师永恒的标签。
教师礼仪与教师形象第三章库珀在《教师的言语交际行为》一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美国一个8年级的学生说:“我们班以前有个女英语老师。她的出现妨碍了我们学习。她漂亮、轻盈,喜欢穿紧身裙。我们从一开始就陶醉在她迷人的外表下,无法学习。一整年,教室总是乱糟糟的。我们班变得吵闹,没有纪律,老师也没有办法管住班级。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老师的知识水平并不低。当时的我们,现在已经记不清是怎么看待这一点的了。但是,我忘不了一件事,就是她的外表和行为让我们无法摆脱她的诱惑。”
老师站在学生面前的讲台上,一定要在仪容礼仪上严格要求自己:谭老师建议,衣服不能太性感,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比如女教师的衣服不能太紧、太短、太暴露;男老师的夏装应该穿袖子。如果他们在操场上不活跃,他们应该在课堂上总是穿着一条裤子。
有人说“教育体现在细节上,细节彰显素质,细节决定成败。”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光荣责任。教师礼仪修养不仅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也直接影响在全社会传播人类文明的效果。“师道”就是教师尊重自己,尊重学生的规范表现。
为人师表最重要的是诚信守礼,这也是人的品德形成。受过教育的人不仅要知识,还要道德。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教师的人格、道德和价值观会影响学生的成长。
现在,教师队伍中有许多年轻人。他们中的一些人在学生中赶时髦,穿着奇怪的衣服,留着奇怪的头发,给学生带来了不好的印象,迫使一些学生效仿。
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也明确指出:“重要的是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活动,规范人们的言行。”可见,礼仪是现代人必备的素养,是一个人立足社会,成就事业,获得美好生活的基础,是一个老师为人师表的基础。
近年来,通过师德建设,教师礼仪有了很大提高。然而,仍有大量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与教师礼仪相悖,甚至缺乏基本的礼仪知识,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比如公共场合的语言粗俗不文明;对学生不尊重,经常冷嘲热讽或漠不关心;随意处理学生的提问和问候或者干脆充耳不闻;上课时接听和拨打手机;在教室吸烟、吐痰;形象和行为过于随意或浓妆,过于修饰,等等。这样的老师怎么会有威信?怎样才能成为学生的榜样?怎样才能履行好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老师对学生来说就是一面镜子,学生无时无刻不在拿他们做比较。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要从思想上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理解“教育无小事,教师无小事”的深刻内涵,认识到自己的道德情操、人生态度、言行举止都在影响着学生。
如果每一位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每一所承担教育重任的学校,都能从根本上认识到这一点,努力提高和培养教师自身的礼仪,必将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推动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起到显著的作用。
教师礼仪的基本特征:
1,教师——所谓:教学不严的懒老师。要有一技之长,要有人格魅力,激发学生对他所教的知识和学科的兴趣。
2.教师应该是语言美、心灵美、外表美、行为美。模特应该全面思考。一切都应该是美好的——契诃夫。
3.教师道德、职业道德,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学生。
4.老师的心,就是爱,不能辜负党和国家的期望。正如毛泽东所说,“让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方面得到发展,成为有觉悟、有教养的劳动者”,要把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体现在日常工作中,转化为实际成果,不能一意孤行,更不能说三道四。
教师应注意以下问题:
1,严格要求自己。
2、以学生为本,正确和学生的立场。
3.要有自知之明,发现自己的不足,要有学习意识,对内强化素质,对外塑造形象。
对女教师的建议:
1质量比数量更重要,衣服的质量对衬托你的地位很重要。不要买看起来很高档但很便宜的衣服,说不定水洗后会变形;不要买假名牌,那会贬低你的人格。如果经济不宽裕,不如少买好的。
太时髦的衣服很快就会过时,但如果偶尔时髦一下,就会变成自己的爱好,那就是夸父对太阳的追求。
3穿衣一定要注意颜色的搭配,一是和自己的肤色搭配,二是和衣服本身的颜色搭配。必须遵守三色原则(全身不超过三种颜色),否则就会变成花了。如果你不是这方面的专家,最好的办法就是多问问身边的同事。
4露背、低胸、露脐等太性感的衣服不能穿。在成年异性面前,“性感”属于美感,但在未成年孩子眼里,“性感”多与“不雅”有关;在父母面前,即使他觉得你很美很动人,他还是不愿意相信你能照顾好他的孩子。
教师礼仪与教师形象第四部分gfd学前教育
原则:自然与智慧的和谐。
(一)、女士着装六大原则
1,衣服不允许太大或者太小。
2、不允许按钮不到位。
3.不要穿衬裙。
4.不允许出现内衣。
5.不允许随意搭配。
6.不允许鞋袜混穿。
(2)、日常衣着的五大禁忌
1,忌露2,忌透3,忌紧4,忌异5,忌乱。
(三)服装配色艺术——三色原则
1,西装、衬衫、领带、鞋子、手帕、袜子等。不得超过三个色系。
2、小三色:手表带、皮带、皮鞋颜色要力求一致,至少一种颜色。
服装的色彩哲学
黑色:神秘白色:纯黄:火红:活力粉色:柔和温暖。
紫色:高贵的橙色:快乐的棕色:谦虚的绿色:生活的浅蓝:自信的深蓝:自信。
灰色是中间色,象征中立和友好。
具体要求
1、头发——眼睛前面不要披披肩,过肩的长发要扎起来或卷起来,发型不要夸张,短发不要理,夸张的彩色头发(如红色、蓝色、金色等。)不应该染。
2、手——勤洗手,勤剪指甲,不留长指甲,不涂五颜六色的指甲油。
3、脸——牙齿洁白,口腔无异味;保持眼睛干净整洁,不要戴墨镜和有色眼镜。
4、妆容——日常妆容自然淡雅,配合肤色,杜绝浓妆,不使用气味浓烈的化妆品。
5、着装——柔软大方,易于移动。不要穿太暴露或者太透明的衣服,比如吊带背心和超短裙。
6、鞋子——值班时不要穿拖鞋、赤脚,穿平底鞋。
7.配饰——交接班时不要佩戴戒指、耳环、耳钉和过于夸张复杂的胸牌,佩戴的配饰要符合卫生安全要求。
学前教育行为
原则:自然规范,善良优雅。
具体要求
1,面-真诚的微笑,自然的表情,给人一种亲切、善良、可信的感觉,不刻意隐藏笑容,避免闷闷不乐、愁眉苦脸。
2、眼神——亲切周到,适当的转动幅度,合理的眼神分布,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老师的关注,不要长时间盯着一个孩子。
3.守时——按时上下班,各种会议和活动不迟到不早退。
4、坐姿——从左边坐进坐出,动作轻柔,面向孩子坐姿正确,双腿并拢,上身直立,双手自然放置。
5、站姿——身体挺直,挺胸收腹,抬头挺肩,双腿并拢,双眼平视,双手自然垂下,或紧握于腹前。
6、走路姿势——上身直立,肩部平稳,重心前倾,速度适中,步幅适当,战战兢兢,避免跳跃或走得太慢,不要多人并排走。
7、下蹲——身体直立,双膝并拢,臀部向下,脚掌支撑,走路时不能突然下蹲。
8、手势——准确、适度、自然大方,切忌生硬,当众搔头、抓痒,上课时不要双臂交叉或双手背在背上。
老师良好的举止会给每一个从你身边经过的人带来优雅和包容。
1、姿势(站姿、走姿、坐姿、说话姿势手势):姿势正确、大方、自然、规范。
(1)站姿挺拔,站姿自然,挺胸收腹,头部微倾,双手自然下垂,微笑;
(2)走路姿势稳而轻快,抬头挺胸,双肩放平,双臂自然摆动,眼睛直视上方,不左顾右盼,随时和父母、同事、孩子打招呼;
(3)手势自然适中,曲线柔和,动作缓慢,力度适中,左右摆动不要过宽;
(4)谈话姿势以站姿为主(避免双手抱胸、靠墙、歪斜、双手插袋),自然亲切。对于孩子,可以坐、蹲、搂抱,尽量与谈话方保持相应的高度。
2.行为检点
(1)办公室——保持安静,集中精神,抓紧时间,认真书写,分析思考;讨论问题时,我们应该不按顺序发言。
(2)接待家长——起身问候,微笑问候,点头;请求理解,提供帮助,反映问题。
⑶课堂教学
坐姿——坐在孩子面前,双腿并拢,上身直立,双手自然放置,或者左手放在右膝上。(忌:坐在儿童桌前,把腿伸得很长,妨碍走路)
指导动作——在指导孩子的时候,用语言和手势来提示,或者手牵着手引导指令,不拉扯身体和衣服,也不随便指指点点。
班级行动——轻柔缓慢,不影响孩子学习和休息。孩子们午睡时不会聊天或打电话。
(忌:总拿着茶杯,入园或出园时坐着接孩子,摔书)
师幼互动——热情温柔,积极回应,细心观察,不断提醒,评价欣赏。
(4)日常办公室工作
遵守时间——按时上下班,有事(生病)请假,带班不离岗,不要因为个人原因随意倒班。
升旗仪式——立正,神情肃穆,不说话,立正。
(忌:身体歪斜,双手插在口袋里,双手背在背后或胸前拥抱,交头接耳,谈笑风生等。)
对待工作——积极完成,避免懈怠、拖延、依赖他人、随意应付等。
学会开会——准时参加会议,专心听讲,认真做笔记,真诚交流,手机静音,适时鼓掌。
(忌:嚼舌根、发短信、乱扔垃圾、敲桌子、随意进出、椅子到最后不还原等。)
使用物品——轻拿轻放,节约水电,按需用电,及时关水,避免损坏和浪费。
环境卫生——有序停放车辆,自觉维护环境卫生,不乱扔垃圾,不随便张贴。
生活用餐——文明用餐,离开时主动清理桌面,归还座位。
(避免:捡食物、扔剩菜、大声说话)
⑸接待领导客人或访客。
接待领导,尊贵的客人,在大门口热情欢迎,主动握手问好,引导客人进入最前侧的接待室。请坐下来泡茶。
按介绍顺序介绍各位嘉宾——“尊者居后”,男先,女先,主先。如果双方都有很多人,就从主持人中地位最高的那一方开始。
当客人离开时,他们将送他们到花园门口,握手告别,并再次表示感谢和欢迎。
值班人员主动向来访者问好,询问其来访原因,提供帮助和联系方式,并礼貌地请来访者登记。
教师礼仪与教师形象第五章摘要:随着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日益被社会各界所认可,教师的形象也得到了提升。运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对教师形象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教师;概念;进步
学校一直被视为人类社会的良心,教师更被视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个国家的教师形象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甚至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教师通过自身良好的教师形象示范来教育和熏陶学生,为社会的和谐与蓬勃发展奠定基石。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在中国,对教师形象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学术界对这一术语众说纷纭,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人们仍然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
周燕总结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观点,认为“形”与“象”的关系是:形示象,象表意。如果说“形”是事物的内部骨架,那么“象”就是情景组合的表情、肌理和表象;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意象是指“能引起人的思想和情感活动的特定形状或姿态”或“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有学者认为,所谓形象是指个体的表现,是个体的外貌、行为、学识、修养、道德、人格品质等内外特征的综合表现,是个体呈现给公众的整体印象;有学者认为,意象是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情感活动的特定形式或姿态,是事物在外界显示、感知或由知觉作出的判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可以这样理解:形象是一个客观事物所呈现的现象,被大众感知后形成的总体评价或印象。
那么,老师是什么样的形象呢?有学者将其定义为:能够引起人的认知并提出意见的内外因素的总和;有学者指出,教师的形象是教师的信念、价值观和教学知识,或者作为教师对自己的看法,教师的形象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他们的经验;另一些学者认为,教师形象是教师的社会地位、教师素质和能力等的总和。
结合国内外学者的解读,笔者认为,所谓教师形象,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作为教师的个人和群体在教育教学活动和社会生活中被公众感知后形成的总体评价或印象。
第二,国内教师形象研究的进展
我国关于教师形象的讨论,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如孔子的“刚柔并济,强而不猛,恭而安”,韩愈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在不同的时代和社会,人们对教师形象有不同的认知和评价。我们可以从教师形象的隐喻性陈述中窥见一斑。比如用《桐梓》比喻:汉代的杨雄云:“老师!老师!董子之命也”,可见教师与孩子的命运息息相关;"用"蜡烛"比喻:"春天的蚕会一直织到死,每晚蜡烛都会哭干灯芯";用“工程师”的比喻,把老师比作灵魂的塑造者。
此外,关于教师形象的实证研究也不多,如范喜珍的《小学生青睐的教师形象》(2000)、《陈知建关于大学生眼中的体育教师的调查》(2004)、《袁晓林关于中学生眼中的教师形象的研究》(2005)、《杨惠敏关于大学生对教师角色期望的调查》(2007)。
综上所述,我国教师形象领域的研究尚不成熟,理论研究处于主流地位,实证测量开展的研究很少。因此,我国学者不仅要在理论层面加强对“教师形象”的研究,而且要加大从量化角度的研究,为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一问题奠定一定的基础。
第三,国外教师形象研究的进展
教师形象一直是国外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之一,其中美国、日本、英国等有代表性的国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
比如日本:近代以来,日本不断更新教师形象,将教师形象从二战前的“导师”引领到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教师职业者”。这种明显不同的教师观,体现了不同时代的教师理想形象和教师培养制度。目前日本对教师形象的要求不仅是要善于传授知识,要有教育者的使命感和热爱教育,还要研究教育教学问题,了解人类成长发展的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要受教育,要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解决德育问题的能力。
第四,启蒙
而教育与社会的适应,则意味着教育必须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中发挥作用,即服务于社会的发展。教育是传播人类文化的重要途径,不仅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数量,而且对社会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教师是教育的执行者,肩负着传播知识和文明的责任,承担着人类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使命。因此,正确认识教师工作的性质,特别是教学工作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做好教师管理工作,对于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形象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作为一名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和做人做事的道理,还要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首先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教师应当遵守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要求教师兢兢业业,兢兢业业,治学严谨,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其次,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教师必须有扎实的知识基础,站在自己研究领域的巅峰,了解该领域的最新进展;第三,我们应该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教师既要传授知识,热情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又要允许学生质疑权威,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用善良教育学生。最后,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教师要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