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听话,打不打?
为此,爷爷奶奶很生气,他们特别愤慨,指责道:“这么小的孩子,怎么用打骂的方式教育?”网友也分为两派,反对派:不能打,越打越不听话;打孩子会给幼小的心灵带来创伤;如果你现在打他,他可能会恨你一辈子。支持者:棍棒底下出孝子,必要时动武;小孩子跟人闹,简直就是人间小恶魔。他根本不听真话,不打他就对不起自己。我们小的时候,没人挨打,也没人心理有问题。
“棍棒底下出孝子”一直是中国很多父母的至理名言。然而,随着思想的空前解放和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这种传统观念也不断被质疑和推翻。《童话之王》比较有代表性:“孩子是你生的。不满意就自己打自己。什么是打孩子?又不是孩子非要让你生他。”所以,不需要“棍子”了?我不这么认为。孩子们仍然需要一些体罚作为一种威慑,尤其是当他们不知道对与错的时候。
成龙年轻时确实对学习不感兴趣,所以在读完一年级后,他被父亲寄养在于占元的梨园学习,他还签了一份“生死证明书”。于占元是一位著名的严格老师,他奉行简单粗暴的棍棒教育。倒立、作弊、蹲“马步”是家常便饭,稍有差池就是一顿鞭打。在电影《七小福》中,对这一情节有着丰富多彩的展示。在师兄弟中,于占元对淘气的干儿子成龙要求特别严格,受的苦也最多。据成龙回忆,当时真的很担心会被师傅打死,一度想逃跑。
从生物学上讲,当我们受到外界的刺激时,会在大脑中留下痕迹。当这些痕迹在适当的时候释放出来,就会促使人们去寻求相应的重复刺激。简单来说,痛苦是一种记忆,所有的记忆都会寻求重新表达。成龙把痛苦和记忆视为最宝贵的财富,并时刻关注着。这么多年后,在他终于扬名立万,远离了那个曾经梦想离开的可怕地方后,他充满了留恋和失望。
对于体罚儿童,反对者有两个理由:
1。不尊重孩子,西方发达国家从不打孩子;2。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心理阴影。真的是这样吗?尽管英国在1989年通过了一项法律,禁止学校和家长体罚学生,但在2006年5438+0年,40多所学校的老师和一些家长联名向高等法院请愿,要求恢复体罚。很快,2006年,英国颁布了《2006年教育与监督法案》,赋予英国教师惩罚不守规矩学生的合法权利。但他们有一套详细的程序,比如体罚需要家长同意,有专人监督执行,有处罚记录等。新加坡的鞭刑也是如此。早在1948年,新加坡监狱调查委员会就制定了如下监狱条例:“对于15岁以下的少年犯,监狱法官最多只能判他们6鞭藤刑,鞭刑的执行部位是犯人的臀部。”
先说父母担心的心理阴影。我的哥们建华,十几岁的时候,因为一次考试不及格,被父亲用鞋底打。所以总想“报仇”,离家出走。心理学研究表明,冲动是非理性行为系统的多种表现,是人的情绪特别强烈,基本不受理性控制的心理现象。显然,为父母“报仇”只是一时冲动的荒唐想法。重提往事,他觉得自己已经事业有成:“他们都老了,我也打不动了。”要知道,情绪作为一种本能的能量,是有拯救作用的。如果攒到一定程度,如果不发泄,后果会很严重。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那些温室里养的,捧在手里的孩子,怕掉在嘴里化掉,也不知道什么是棍子,心理反而更脆弱。
当然,这绝不是鼓励父母惩罚孩子。任何时候,我们都不应该一味地惩罚孩子,而只是把它作为帮助孩子成长的一种辅助手段。在育儿群里,有家长反映自己1岁的宝宝喜欢咬人,马上有人给他出馊主意:给他两巴掌,下次别咬了。小孩咬人,只是牙龈痒或者发泄情绪的表现。打他们真的很蠢!
那么,什么情况下才能算“粗糙”呢?
1。危险的场景。孩子年纪小,好奇心强,容易被新事物吸引。当他们身处危险场景而不自知时,就有必要使用“打”的方法。比如,当他们在开车时用手指戳电源插座、摸水瓶、试图打开汽车的门把手时,他们必须立即被“记住”。
2。打破规则。不管我们是不是成年人,都要有相应的规则和法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当孩子贪图一时的新鲜刺激或模仿大人时,很可能会突破道德底线,甚至在某些行为上越过法律的准绳。如盗窃、出入酒吧和夜总会、抽烟喝酒、加入黑人社会团体等。此时,家长可以拿起“棍子”,让他们记住教训。
3。屡教不改。《聚焦思想》中有一条独特的真理:“你要知道,每一次重复教育的背后,都是这种无原则的宽容。”经过家长和老师的一再提醒,家长一定不能让那些仍然明知故犯的孩子听之任之,一定要给他们点颜色看看。比如,多次提醒后,我还是痴迷于电子游戏,早恋到早孕,甚至和老师打架。
当然,在举起“大棒”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三点:1。身体部位。再生气也不能一开始就为所欲为。手掌和臀部神经分布较少,皮肤粗糙,可以作为目标。2。适可而止。体罚只是教育孩子的辅助手段,足以震慑熊海子。千万不要陷入上火又上火的恶性循环。3。避免人身侮辱。很多家长,一怒之下,经常打骂自己的孩子:“你个猪”,“我怎么生了这种你四不知道的东西”“还不如扔了”...心理学家指出,当父母侮辱孩子时,孩子往往会很自然地反应:我是个没用的人!我不是我亲生的!我是最讨厌的!我想死!此时,孩子内心的自尊心降到冰点,进而产生自卑心理和自杀念头。让孩子知道挨打的原因是合适的。
客观来说,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即使犯错,家长也不愿意下手。但是孩子的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很多时候需要家长和学校一步步引导。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孩子遇到恶作剧、违规等人为的反抗,一些能让他们形成条件反射的体罚威慑是必要的。梁宏达说:“身体上的疼痛对孩子的记忆影响最深。严厉的老师会成为伟大的学徒,而慈爱的母亲会成为伟大的失败者。但是,无论是严师还是慈母,出发点都是一样的:塑造一个更好的孩子。所以,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请不要吝啬你的鼓励和赞美,不要收起你的尺子和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