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想象成唐朝的农民,描述一下唐朝农民的生产、劳动、生活。
这么广阔的土地,农民是在为自己打工吗?不可否认,应该有一部分土地是属于农民自己的,但大部分是属于地主的,而地主往往占有良田。《唐·姚辉》卷八十五《宝应元年四月》记载“民之田,多于富户官之田。”(20)《唐雯全集》中也有不少记载:“美国的农产品,都还给汉奸。”(21)“左右只是强家,疆域接壤,涉及千顷,一年达万箱”。(22)《文苑·华英》说“田上沃土更有力”(23)。地主占地多,而且是好地,似乎是不争的事实。无论地主占有多少土地,在封建社会,地主作为统治者几乎不可能亲自下田耕种。然后,只有农民才能在几千公顷或几亩或几十亩的土地上耕作。农民的辛苦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地主。这些长势良好的水稻都凝聚着农民的劳动和汗水。他们的辛勤劳动为农业丰收奠定了基础。
农民的劳动很辛苦。薛凤友诗《邻居反方向走》:“主人有一个十五岁的儿子,只在乡下打拼。晚上在稻田周围开沟水,耕牛耕瘠土。”(24)让我们看到一个刚满15岁的少年,正没日没夜地在田里辛勤劳作,握着犁柄,喊着耕牛。崔道融的《在田野上》也有这样的苦情一幕:“雨露高白,半夜犁地。人和牛各尽所能,东方不清。”为了抓住雨水多的机会,农民们半夜起来耕田,等人和牛都累死了,天还没亮。这种黑暗无知的劳动,对农民来说是家常便饭。孟郊在《退隐》中说“退了也不能闲着。种稻耕白水,负薪青山。”没有工作,就没有食物。为了谋生,农民不得不夜以继日地工作,种水稻,砍柴。他们总是很忙。张继江村之行:“南塘水深满文竹,田里种的稻不作畦。农家磷在水底,短袄半染芦中泥。”(27)是南塘抢种水稻的农民不顾衣服上的泥的特写。即使是在寺院,也要修炼。元稹在大云寺看到的场景是“得米禅衣,焚她劫火。”新英国蜜蜂在采摘,杂草如犁。”(28)寺院里的人也要卷起禅服,到田里去收割稻子,和大象一起耕田。
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农民的辛勤劳动带来了水稻的良好生长和即将收获的美丽风景。无论收获多少属于农民,他们的喜悦之情依然无法言表。除了上面提到的“稻田连着郭秀”、“稻香稻田郁郁葱葱”、“春波满绿浪”、“十亩稻香新绿田”等场景,诗人眼中还有很多这样的场景。在南浦渡口(今江苏省南京市西),李嘉佑看到“东风满,雨稻熟”(29)。在滁州(今江苏淮安),他看到“郭无潮,野水流新桥。鱼网铺荷叶,白鹭悠然行稻苗”(30)。看来滁州地区的水稻在农民的辛苦经营下真的长得很好,连白鹭都被吸引到稻田里来走一走。李奇不仅自己欣赏美丽的稻田景色,还把他看到的稻田景色告诉了他的朋友。他在《送米下乡》中说“青枫半村,香稻满田”,(31)说“南川稻花侵郡,西陵云霞满彩”在李眼里,香稻满稻田,稻花映全县。这预示着丰收即将到来。把这些即将到来的丰收景象告诉朋友,分享给他们,那该是多么幸福的事啊!王建途经河南开封时,看到“蒲叶下蛙鸣,鱼入稻花香”(33),于是即兴创作了《边路水怡》。白居易在杭州工作时,面对郁郁葱葱的稻田,不禁吟诵:“早稻被蓝地毯线抽,绿罗裙带显新浦”(34)。诗人捕捉到了农民在收获前和收获时的快乐。魏在《望关》中写下了“稻熟西望万顷”的绝句(35),勾勒出成熟的稻是生生不息的。“晚稻堆于黄田,冬锦见于篱中”。(36)刘禹锡的《溧阳七十韵》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溧阳(今安徽县东、长江北岸)的晚稻,收割后正在稻田里堆积。“稻黄,粟油,野树随山涧流”(37)。庐隐的《北岸雨寄友人》一诗,描绘了诗人在小雨刚停时登上河岸的一幅田园诗般的画面,稻黄色,谷苗长势旺盛,山川相连的树木,溪水潺潺。“魏村秋物应如是,有红枣梨子黄穗稻”,(38)白居易路过内乡(今河南内乡),看到红枣梨子黄灿灿稻穗的喜人景象。“水蓼花红稻穗黄,使君归池”(39),罗隐的《姑苏市南湖伴曹之君》尖锐地描绘了苏州(今江苏苏州)稻作丰收在即,游人恋恋不舍的情景。“故黄道熟,一夜梦里香。”(删除钱起《江上无题歌一百首(九十八)》描写的是他在浙江吴兴老家附近,看到黄导成熟,晚上做梦的快乐心情。韦庄的《杜甫故居二首》(41)让我们仿佛见证了杜甫(今陕西户县、都阳县)周边的鱼米之乡。
农村丰收的美景。张炎的《射日村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人间难得的喜事:“鹅湖山下稻粮丰饶,豚鸡相对而居。桑托英散于春社,家家沉醉”(42)。在春节那天,农民们聚在一起庆祝丰收并痛饮一番,他们都喝得酩酊大醉。这一幕是农民对他的节日最好的祝贺!是努力后的真情流露!“黄穗稻”、“红米熟”、“米粒肥”是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晶。诗人的歌唱,其实是对农民辛勤劳动的一种肯定、褒扬和赞美。
无论这些收获中有多少是属于农民的,他们都乐于见到,因为他们自己耕种、播种、施肥、收获。农民的辛勤劳动带来了粮食的丰收,为唐代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正是这种坚实的物质基础,为唐代宗教、文学、艺术、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前提,使唐代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巅峰。
获得好收成不容易。在种植水稻的过程中,农民不仅要与自然界的恶劣天气作斗争,还要防止危害水稻的生物。王建《流水》:“去年六月无稻苗,曾说水乡人饿死。县衙署的船天天调度,风雨不停歇。.....辛苦种地不是毒药,看起来也不像农民的嘴。.....远征海水稻作副食,犹如各种边地。”由于持续不断的暴风雨和糟糕的降雨,农民种植的水稻幼苗几乎无法存活。即使有一点收获,也是被政府征收来供给守卫边境的士兵。农民没有享受到辛勤耕作的成果。暴风雨和暴雨给水稻带来灾难。许浑《汉水伤庄稼》序曰:“今县入夏以来虽不下雨,但河中肥满,颇为可观。秋冬八月,天高云淡,汉水泛滥,对人来说真是灾难。疲惫的头脑获胜。因为四韵。”其中“江村夜起秋落,袁泽秋风生动。高低绿苗千顷,新陈空”(44)句。本来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但汉江岸边江村的千公顷绿苗一夜之间全部被洪水冲走。“多雨之态,浪浮稻梁”,(45)皮日休《太湖上诗》向我们展示了因雨水泛滥,稻浮太湖的残景。洪水给农民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相反的是干旱。陆龟蒙《五歌行·收割》“春秋多雨,廉早稻只盖亩。芒粒稀稀落落,熟了更淡,地上庄稼的头也不连。我来操心建设我的心灵,我听农民的深夜谈话。年景不好,事情就是灾难,野鼠成百上千。平明持棒入田,十耳沮丧,九耳空虚。”(46)从春天到秋天,一直不下雨,所以早稻长得不太好。此外,由于野鸡和田鼠的虐待,大部分稻穗没有收获。白居易为我们描述了另一场自然灾害:“九月初霜秋寒,谷穗青枯。”因为天气太早太冷,稻穗还没熟就干枯了。即使能收获,产量也会大减。司徒孔《杨柳枝守北诗十八首》:“米界分影至江村,憔悴霜只存半。”(48)寒山《诗三三六》诗是“枯而不正,风霜成疾。”牛耕石天没有稻米日。”(49)也是证据。在东南沿海,还有一种危害水稻的特殊现象,就是带盐潮。据史料记载,“福州昌乐县,...福建(县),旺旺。东五里有个海堤,是大和两年建的。首先,每年六月潮咸咸咸,死了不少苗,筑堤而成,水中种稻,三百户良田。”(50)据反馈信息,大和二年(828年)筑堤前,咸潮涌入田间,造成多株幼苗死亡。如果只从唐朝建立时的武德元年(618)算起,到大和二年(828)就是210年。那么这二百一十年间,咸潮对岷县大米的危害可想而知。除了自然因素,还有生物的侵害。一位不知名的诗人在《鹿城民歌》中唱到“山东大地上米被镇压,全是水起的泡沫。年年岁岁,民不聊生。" (50)。诗人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信息:山东(今山东兖州)种植的水稻全部被淹;而且政府每年都要招农民去抓螃蟹,让老百姓生活很困难。为什么政府每年都要招募农民去抓庞?那是因为螃蟹对大米有害。螃蟹对水稻的危害不容小觑。唐特地写了《蟹》这首诗来提醒我们:“十月湖田霜落,晚稻初香蟹如虎。“(51)他把螃蟹比作老虎,可见螃蟹对水稻的危害之大。
更何况蝗虫。历史上,兴元二年(784年)“五月蝗虫自东海起,西去遮天,日日无尽,苗满地”;开城二年(837),“韦伯、青子、豫府联袂奏害庄稼”(52)。仅从这两次蝗灾就可以看出当时蝗灾的范围之广,危害之大。据学者统计,仅安史之乱以来,就发生了十余次大规模的水旱蝗灾。(53)整个唐朝,有48次。(54)一方面是自然灾害,一方面是生物危害,再加上政府无休止的劳动,必然是“民不聊生”!从唐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从种植到收获,农民可能会遇到自然灾害,如洪水,干旱,霜冻等。任何时候,都会有螃蟹、野鸡、田鼠和蝗虫。所以,农民要实现水稻的最终丰收是多么的困难啊!
丰收后的喜悦并没有持续多久,随之而来的租金和敲诈让农民不堪重负。“朱门被夺,红家也是一蹶不振。国马竭豆,官失米粮。”(55)杜甫在《庄游》一诗中,揭露了地主掠夺的小米、大米竞相喂饱官府马匹的现实!杜诗《往事二忆》(下)“忆当年开元鼎盛,小城犹藏千户。大米肥白,公私仓富。九州路上没有豺狼虎虎,可以不劳而获的出门远行。万奇和陆璐驾驶班,男人耕地,女人种桑。.....你听说一分钱一分货吗,今天一场流血。”(56)描述开元之时,粮食丰收,人民生活相当安定;然而写诗的时候,物价飞涨,田地已经不能种了。杜甫的另一首诗《隋燕行》说:“去年军队缺米,今年米贱伤农。高马端恨酒肉,此辈空虚。”(57)大米再贵,再便宜,对农民来说都是一个“伤”字;达官贵人酒肉腻,农民孤立无援。白居易《三杂歌(二)》:“国民政府越是灾荒,越是干旱。风把水田吹干,水就干了,尘土飞扬。在新的命令中,官方运河被禁止流水。流水不入田,入宫。余波中的养鱼鸟,倒影浮在地板上。这是一个十倍池,绵延十多英里。四月莲花发,越王每日游戏。好风绕来,芙蓉香。但爱木槿香,且植伏约子。不失闸口,千里稻苗死。”(58)通过讽刺现在,指责统治者在极其严重的旱灾下,不让农民打水灌溉,却把水引入皇宫,养鱼养鸟,种观赏性的芙蓉花供王公大臣玩耍。但是农民的秧苗因为干旱而死了。统治者“饥馑时期种田,寒衣不久成蚕”,(59)而此时,为了自己的乐趣,他忽略了种田。白的另一首名为《草亭》的诗写道:“青醅饮碱,红米起炊。脏家人笑,酸冷有钱房霸。”(60)着重描写地主喝着酒,吃着红米煮的饭,不时发出肮脏的笑声的场景。那肮脏的笑声洋溢着对人民的压迫!以及他的《杜灵措》:“三月无雨干旱,麦苗枯黄,枯死。九月初秋初霜寒,谷穗青涩。长官知其不可破,急欲收而求考。典桑卖地官租,明年衣食何去何从?”(61)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凌渡的悲惨一幕,在麦稻无收的情况下,他还想卖桑田,交官租。面对这种情况,白居易不禁要问:农民明年该如何温饱?!“每年十月黄昏,珠米要挂新。家家不收,妖不贫富。岁末雪霜至,米珠随龙。官方来强行征税,要求质量加倍。”(62)元稹的诗《赛申》也揭示了米未收到,官府就来收税的事实。我们熟悉沈李的“古诗二首(1)”,“春天种下一粒谷子,秋天收获一万粒种子。四海无闲田,农民还饿死。”(63)带给我们的是深刻的思考:为什么?院士刘在他的学校出版了一本直接忠告的书,揭示了其中的原因。他说:“陛下对今天一生中的八大苦难了解多少?官员苛刻刻薄;私债被查封,也是苦;税多三苦;靠讨钱,有四苦;为逃犯做苦工是五苦;不义不可延,六苦也;冻得没衣服穿,饿得没饭吃,七痛;病不能治,死不能葬,苦啊。天下人,在路上举哀,逃往山泽,夫妻不同居,父子不相救……”(64)在这样的压迫和剥削下,即使秋收有几亿孩子,人民也活不下去!
最有说服力的是皮日休的《正乐府橡树叹十篇》:“秋天橡子熟,榛草散。被黄毛诅咒,拿起晨霜。班次开始,有利可图,日方满筐。曝蒸数次,用作三冬粮。山前有熟饭,紫穗闻香。细而精,粒粒挺立如玉。捧给官方,包间没有仓库。如何使一石多,只有五招!狡官不怕刑,贪官不避赃。种地的时候是私债,种地完了就还给官仓。去冬今春以来,橡子饥肠辘辘。我听说田成子是个欺诈的国王。遇到一棵橡树也不觉得流泪。”(65)以奥克为代表的农民,用辛勤的汗水换来了水稻的大丰收。他们小心翼翼地收割,生怕把杂质带进粮堆;小心翼翼地捣碎米饭。好米圆润晶莹如翡翠耳环。这么漂亮的收成,橡树应该不愁吃穿了。但是橡子们面临着用橡子充饥的现实。这两种完全不同的场景怎么会同时发生?Pi的回答是:第一,税重。农民所有的收获,除了“收官”,什么都不是。如果丰收年还是这样,饥荒年就更不可想象了。二是贪官敲诈。他们在丰收年赚了很多钱。“如何一石多杀,只需使五招!”官员从中剥削的比官方税收还多!三是“私债”的盘剥。晚唐社会“狡官不怕刑,贪官不避贿”。他们利用“农时”以官粮借私债,耕完之后自己获得丰厚利润,再将资本归还“官仓”。国家的官粮竞赛,成了官员损人利己的资本。这三种剥削抢走了农民的粮食,农民只好“从冬天饿死到春天”。通过他的经历,诗人不仅谴责了官员的严重剥削,而且对农民表现出极大的同情。所以“我感觉不到眼泪。”
除了以上剥削,农民还要向朝廷纳贡。《新唐书》中记载了许多作为贡品的水稻品种:大香河康、小香河康、水土稻、米靓、赤松尖稻、黄露碧稻、解蜜稻、糯米、乌梅稻(66)。唐代的贡赋不同于正式的按金钱或资产的多少征收的税。通常不是对一个人或一个家庭征收,而是普遍征收。所以就成了对农民的普遍剥削。同时,由于各地物产不同,贡品的名称和数量也不同,方便地方官员从向朝廷进贡中获利。毫无疑问,贡品越多,农民遭受的剥削就越多。
一边是“农民还在饿死”,一边是“朱门酒臭”。统治阶级的奢侈和腐败是建立在对农民辛勤劳动果实的沉重剥削和压榨之上的!
沉重的剥削使农民难以生存,于是他们首先选择了逃亡。曾受宪宗和穆宗之托在朝廷做官的李伯曾说:“我做官在商言商,以历求利,以历求病。我偷偷了解到,渭南县长元乡原来有400户,今天只有100多户;向敏县有3000户,但现在只有1000户。其他县,也差不多。访问和寻找积累的不利因素始于平均分配住户。几十户之内,大部分都逃了,五户要分摊税。这就像往井里扔一块石头,但它不会就此停止。它传播了逃避的弊端,是残忍的。这都是群臣相聚,剥去阿谀奉承,只想着疲惫,不愁无鱼。”(67)李勃不仅指出了农民逃亡的事实,而且分析了原因:聚敛财富的大臣们欺下压上,无休止地无限制地剥削农民,致使农民纷纷逃离家园。从数字上看,有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的人逃离了,这是相当多的。即使逃到深山老林,也还是摆脱不了统治者的盘剥,因为“若在深山,应无计避征”(68)。其次,即使不逃亡,农民也要离开农业。白居易《赠友人诗五首(二)》银生楚民歌,金生坡滨。南方人放弃农业,自找苦吃。覆砂凿石,无冬无春。兄弟姐妹疲惫不堪,爱不爱身体。社田邋遢,稻田懒。作为游泳运动员,他们都追求金牌和银牌。毕竟金银,泥尘。它不是食物,对饥寒交迫的人没有好处。弃此到底,日富一方,年穷一方。所以圣王,弃藏不珍贵。谁能抵挡古风等你来抓国?捐钱回墙,不要劳动生人。”(69)为我们提供了例子。从诗中反映的内容来看,采金采银都很辛苦,有打磨的,也有凿的。从冬天到夏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有休息的时间,“手脚疲惫”。作为世代务农的农民,他们深知金银“不是衣食之粮,更不是饥寒之民之食”,但农民多年仍不从事农业,“弃此到底”。原因可以从作者最后一句话“不要让劳动产生人”中找到,就是统治者过度“劳动”人民!这个“劳动”字包含了农民所遭受的各种剥削!这让人想起柳宗元名篇《捕蛇者》中的名句“暴政比老虎还凶”。当农民走投无路时,他们只能奋起反抗,推翻地主阶级的残酷统治。唐朝据诸葛瑾先生所列,农民小规模反抗斗争多达36次(不包括边境少数民族的反抗起义和一些性质不明的反唐斗争)(70)。丘福领导的浙东起义和王献之、黄巢领导的晚唐农民战争,终于为唐朝统治者敲响了丧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