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役登记表需要盖章吗
需要盖章的。在我国达到了年纪的男性青年就要到网络上填写兵役登记,这个是带有一定程度的强制性的,兵役证是适龄公民履行兵役义务资格的凭证,凡年龄在18至24周岁的男性适龄公民都应依法参加兵役登记、领取兵役证,接受兵役机关的兵役证年度审核。18至24周岁的男性适龄公民在就业(含临时就业)、就学、申请出境、办理工商营业执照或其他专业证件时应当向有关部门或者单位出示兵役证,并接受查验。兵役证遗失时,应及时到发证机关申请补办。
如果18岁兵役不登记,政府相关人员会发通知,在规定的时间内改正即可。但是如果超过时间,还没有进行改正的话,就会强制要求参加兵役登记,而且还会根据相关条款的规定进行罚款,情节比较严重的话,还有可能要承担法律责任。每一年都会有规定的时间进行兵役登记,只要是到了18岁的男性,都要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去进行相关登记。兵役登记并不意味着参军,兵役登记,是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应该要履行的义务。
兵役制度是国家关于公民参加军队和其他武装组织、承担军事任务或在军队外接受军事训练的一项重要的军事制度。它随着国家的出现而产生,又随着国家的经济情况、政治制度和军事需要而变化。
兵役制度的种类很多,就其性质而言,基本上分为两种:一种是义务兵役制,又称征兵制。这种制度是国家利用法律形式规定公民在一定的年龄内必须服一定期限的兵役,带有强制性。另一种是志愿兵役制,又称募兵制。这种制度是公民凭自愿应招到军队服兵役,并与军方签定服役合同。而服义务兵役的士兵,称为义务兵。
服役制度。中国的兵役分为现役和预备役。现役是指公民自入伍之日起至退伍之日止,在军队中所服的兵役。在现阶段,凡是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各军兵种和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中服役的公民,都属于服现役。现役分为军官的现役和士兵的现役。现役士兵分为义务兵和志愿兵。预备役是指公民在军队外所服的兵役,是国家储备后备兵员的形式。在现阶段,凡是参加民兵组织和经过预备役登记的,都属于服预备役。预备役区分为军官的预备役和士兵的预备役。
办理《兵役登记证》条件:
1、办理的人员:当年12月31日前年满18岁的男性公民。年满17周岁的男性高中(中职)毕业生也可办理。
2、办理的时间:每年的1月1日至6月30日进行办理和核验。
3、办理的条件:必须在全国征兵网上进行兵役登记者,才可办理《兵役登记证》。
办理的程序:
1、在全国征兵网进行注册、登记;
2、打印登记表格到村(居)委会登记、领证、盖章;
3、持表格、兵役登记证、学历证明、身份证到乡镇(街道)武装部核验、盖章;
4、由乡镇(街道)武装部定期将兵役登记证拿到县人武部盖章;
5、青年听通知到乡镇(街道)武装部领取兵役登记证;
6、带着兵役登记证安安心心、高高兴兴参军或上大学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和国兵役法》
第十四条
国家实行兵役登记制度。兵役登记包括初次兵役登记和预备役登记。
第十五条
每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以前年满十八周岁的男性公民,都应当按照兵役机关的安排在当年进行初次兵役登记。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人民政府兵役机关的安排,负责组织本单位和本行政区域的适龄男性公民进行初次兵役登记。
初次兵役登记可以采取网络登记的方式进行,也可以到兵役登记站(点)现场登记。进行兵役登记,应当如实填写个人信息。
第十八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兵役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兵役登记工作。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人民政府兵役机关每年组织兵役登记信息核验,会同有关部门对公民兵役登记情况进行查验,确保兵役登记及时,信息准确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