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激活给孩子带来了什么好处。

“生活、游戏、融合”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强调的三大核心理念。应该如何将这三个核心理念落实到幼儿的日常生活和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从而实现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和游戏化?一、对生活化、游戏化课程的理解在一次关于邮局的半天活动中,老师带着班里30多个小朋友去参观附近的邮局。邮局并不宽敞的大厅里堆放着很多纸箱,门外停着运送包裹的车。大厅里有顾客在送包裹和邮件,邮局工作人员在用电子秤称各种邮件。老师只带着孩子们看了一下大厅上方的邮局牌子和大厅里的一个邮箱,然后绕着邮局转了一圈,匆匆结束了参观。回到幼儿园,老师和孩子们展开了一场讨论。老师问:“你在邮局看到了什么?”几个孩子简单回应后,老师展示了事先准备好的邮局标识图和用纸箱做成的小邮箱,说:“我们出来开个邮局吧。”于是,老师把“邮箱”贴在了活动室的一个架子上。然后,老师让每个孩子把从家里带来的一个信封和一张邮票放在桌子上,让孩子把事先画好的一张画放进信封里,然后老师给每个孩子提供一张纸条,上面印着幼儿园的地址,让孩子贴在信封上,然后贴上邮票。中午散步时,老师带孩子们去邮局,把信投进邮筒。通过与班主任的交谈,我了解到,为了体现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的教育理念,老师们花了很多心血来组织这次活动。①充分利用社区周边的资源,如邮局、家长参与等;②参观过程中产生“邮局”游戏;(3)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做;④联系教学、生活、游戏。然而,如果我们认真反思整个教育过程,我们可以发现许多问题:在参观邮局时,我们还可以使用哪些资源?访问的内容可以进一步探讨吗?小孩子玩邮局游戏还可以做什么,比如可以参加什么准备活动?如何拓展游戏内容?有没有更好的组织方式让孩子体验寄信的过程?让每个孩子都寄一封类似的信。有没有考虑过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邮局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有没有无故增加?如何充分利用周边资源组织这样的活动?也许我们不能简单地理解生活、游戏、教学的融合,而大纲所倡导的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的理念并没有要求教师将生活、游戏、教学简单地联系起来。教师应该如何在生活中发现、选择和使用课程内容,充分利用游戏实施幼儿园课程?我觉得首先要转变观念。(1)关于生活。孩子的生活丰富多彩,包括幼儿园、家庭、社区生活。我们可以从孩子的生活中找到有价值的主题,有选择地渗透到幼儿园课程中。因为生活本身就是综合的,越是充分利用生活资源,越能体现幼儿园课程有机综合的特点。②关于游戏。我们要充分尊重孩子的经验和能力,让游戏成为孩子自己的游戏,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一种有价值的生命活动和学习活动。③关于合成。综合就是使不同学科的内容有机联系起来,使之不再处于分离、割裂的状态,从而形成一个具有教育影响力的整体。要么有联系,要么有综合,综合需要形成一个有机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