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继续玩

一个重要原因是思维惯性。

游戏玩多了,就会习惯这种玩游戏的大脑回路。即使你玩腻了,玩腻了,玩得没意思了,还是会因为路径依赖而玩得像强迫症一样。

而且这种惯性会越来越强。神经生物学告诉我们,任何重复的经历都可以加强我们大脑中的突触联系。你的思想在哪里,就会变得强大。

当它足够强大的时候,很难适应其他的思维方式。比如有段时间我玩Dota入魔了,满脑子都是宙斯的新装备路线。这个时候,我要想说服自己走出去,就得付出额外的努力。...

精神惰性也会影响你的睡眠。如果你的大脑习惯了输掉一场比赛,然后重新开始,那么关掉游戏去睡觉就变得不可能了。看在上帝的份上,睡觉前,你的意志力最弱。

好在我们了解了思维惯性的机制,所以解题有迹可循。让我给你一些建议:

如何建立正确的思维惯性

思维惯性是潜意识层面形成的,很难通过意识层面的努力改变。但你还是可以曲线救国,通过调整外部环境来间接改变。

可以先换个环境。比如,我发现只要我去咖啡馆看一会儿书,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很可能都会呆在咖啡馆里。当你进入那种常规的氛围,就很容易找到感觉。而且时间长了,套路也会开始固定,变得自然。

小心先做一个容易的开始。比如我喜欢去咖啡馆。第一件事就是点一杯拿铁,搓一把炉石犒劳自己。因为我知道我在家里很容易分心,什么都做不了,而一旦迈开腿,来到一个我很容易进入状态的环境,意志力的战斗我就赢了大半。所以,一定要让这个开腿的动作非常好做。

不要一开始就给自己设定一个极其困难的任务,然后被它吓倒。这是初学者常犯的错误。不要以为小目标不强大。其实任何伟大的成就都是由很多看似不起眼的小目标组成的。

另外,个人经验,一旦预期工作时间超过半小时,大脑就会自发开始延迟。所以我每次都会特别注意把目标工作量控制在十分钟以内。十分钟的工作,如果你状态很好,自然会愿意继续下去(大多数情况下,你会意犹未尽)。如果状态不好,那么你完成了十分钟的底线,结果不会太差。

当然,计划赶不上变化,有时候可能会加班,失眠,状态不好,无心读书。没关系,可以根据情况随时调整。只要框架建立,具体的实施细节不会影响大局。

斯科特·亚当斯(Scott Adams)也表达了类似的意思:不是为了完成任何一个具体的目标,而是为了建立一个系统,培养一套过程习惯和系统背后的思维模式。至于少玩游戏多看书,只是制度的副作用。

另外,个人经验,每天尽量用同一个套路,假期不要换。如果你工作日努力工作五天,周末疯狂打游戏,那将是一场灾难。周一恢复状态会特别痛苦。

找到你真正热爱的东西。就像我再怎么死记硬背线性代数,也不会在淋浴的时候自发回忆起三阶行列式的解法。思维惯性对讨厌的事情不会起到任何作用。

所以,关键是要找到让你着迷,让你兴奋的事情,遇到挫折也没关系,可以继续投入。只要你那时开始,你就会一直做下去。

如果你暂时不知道自己的喜好,可以尝试用虚荣的力量。比如我发现,只要每天强迫自己多写朋友,尽可能处于写作的状态,写作很快就会取代游戏,成为我最关心的事情。如果我一天不写,我很快就会生病。

说完了思维惯性,再来说说我们多年来对抗网瘾的经验。天啊,我很有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