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展厅
原展:古河道和河道中埋藏的乌木均以原始状态展示,让观众以直观的形式了解古蜀先民在河堤上祭祀的场景。
图文展示:重要文物用标牌标明出土地点,文字说明文物埋藏情况。
考古地层展示: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勘探现场四壁的地层划分,让观众直观了解金沙遗址对应的地层。
展板展示:利用步道旁的墙面展示“图示考古”,以漫画的形式普及考古基础知识,生动活泼,让博物馆的小观众更好地了解考古。
多媒体演示:电视屏幕播放考古发掘重要文物的过程,真实再现考古人员挖掘文物的场景。博物馆位于展厅二楼西厅,面积约900平方米。展览的主要目的是再现3000年前成都平原的生态环境。
用一幅高8.7米,长57米,面积500平方米的大型想象复原了这幅半山水画。画中,河水在蓝天下流淌,鸟儿在绿草地中载歌载舞,动物在嬉戏,树木被古朴的房屋掩映,远处传来打猎归来的欢声笑语。在这里,画布与现实场景的结合,声光电的结合,虚实和谐自然的交融,拉近了现实与过去的时空距离,也唤起了现代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真实再现了大诗人李白笔下“九天留一成,千家入画”的场景。
还原金沙黎明的景观:大型半山水画中的模拟人物雕塑与场景还原。
大型文物盒装展示:这是从金沙遗址中取出的大型祭祀文物,以原装盒装展示的形式。博物馆将其搬进一个展厅,与半山水画紧密相连,并相应地展示发掘现场的照片。
定向查询系统:中国第一个定向查询系统。观众只要将查询系统对应到半景观中的相关位置,就会出现背景信息的介绍。
点击拍摄查询系统:显示世界各地早期文明的图片,对比金沙遗址与其他文明的地理位置。基本信息:
位于二楼东厅,面积约900平方米。展览的主要目的是展示3000多年前古蜀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巧妙运用不规则的“碎片拼接”形式,将考古发掘成果、场景还原和高科技手段有机结合,沿着展览线路缓缓呈现出一幅金沙先民生产生活的剪影:居住、工具、陶器烧制、冶炼铸造、玉器制作、墓葬...
展示岛:在这里,我们告别了传统的方形展示柜,以不规则的展示岛形式将不同的内容串联起来,还原了古蜀金沙王国的生产生活、手工艺技术和丧葬习俗。
展览手段:场景、实物、模型、沙盘、声、光、电等辅助手段穿插在展览中,使展览空间即使丰富多彩,观众也能在参观中不断获得新鲜感。
大型建筑遗址:通过多种方式展示金沙遗址发现的大型建筑,包括遗址中发现的木质建筑构件、三和花园建筑群复原模型、照片、三和花园遗址大型建筑建造过程的虚拟影像以及电子虚拟图书等。全方位立体展示金沙遗址大型建筑的宏伟。
井:井的发明是随着人们农业生产和定居生活的发展而出现的,是人类生产力进步的标志。井的原貌和使用方法一起展示,让观众知道古蜀先民在3000多年前就开始挖井饮水。
灰坑:灰坑是古代人类生产生活留下的遗迹之一。可能是垃圾坑,也可能是储物坑,也可能是祭祀坑,里面有很多当时居住在这里的人有意无意留下的物品。在这里,灰坑整体装箱,形成相应的发掘场景和出土文物展示。
Muji:戟是古代翻土的农业工具。金沙遗址出土的这具木棺长65438±0.42厘米,是目前我国唯一的商周时期木质农具,也是成都平原稻作农业繁荣的重要物证。仿真人形手拿木铲翻土,让观众直观了解铲的用途。
陶器:陶器是现代考古中发现最频繁、种类最多的物件之一,因此成为考古学划分不同文化区域、文化阶段和文化性质的重要依据。从金沙遗址出土的众多陶器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发展演变的三个时期。
金器和铜器的碎片:金沙出土的金器种类丰富,工艺精湛。多为天然砂金,含金量83.3%-94.2%。在生产中,使用了各种技术,如锤打、剪切、研磨、刻划、切割和冲压。出土的青铜器是诸樊制造的,大多是大型礼器上的小物件和附件。青铜器多为素色,部分青铜器有水墨画、穿孔、铸造、立体装饰等装饰。小件的金、铜器陈列在斜平的柜子里,辅以文字介绍。
玉器制作技术:展示有加工痕迹的玉器残迹。这里的每一件玉器上都有明显的加工痕迹,观众从中可以了解古蜀先民的成熟和先进的制玉技术。金沙玉料大部分来自成都平原西北部山区,部分可能取自附近河滩。玉料色彩丰富,玉工往往根据这一特点进行施工。
“幻影成像”:利用光学原理和“真实建模”相结合,展示金沙玉器制作的工艺流程。这种生动而虚幻的演绎非常直观,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制作玉器需要经过很多工序,如挑选、选料、切割、钻孔、雕刻、镂空、雕刻、打磨、抛光等,往往需要数年才能完成。位于一楼东大厅,面积约为1000平方米。展览的主旨是突出古蜀人“天地相通”的主题,再现古蜀国宗教祭祀的宏伟,让现代人体认识古人的精神世界。
昏暗的灯光和悬挂的薄纱营造出一种庄严而神圣的气氛。集中展示的金、铜、玉、石器、象牙、布甲等精美文物,展现了这个古老王国的辉煌与神奇,也是古蜀盛大宗教祭祀活动的真实写照。展览线路设计自由灵活,观众参观时可随意选择。
入口:用铁网剪出一条长长的通道,用灯光营造出时光隧道的感觉,带领游客穿越3000多年前的古蜀金沙。在通道的尽头,有一个巨大的金沙遗址出土文物“铜像”投影。金沙古乐器石泉的声音在通道中响起,让观众体验到古蜀国祭祀活动的庄严与神圣。
玉:玉被远古先民视为自然造化的精华,天地合而为一,是供奉神灵的圣物。在祭祀活动中,玉成为社会沟通天地、崇拜四方、崇拜鬼神的重要器具。金沙遗址出土的玉器有2000多件,丰富多彩,种类繁多。玉器用长方形展柜分门别类陈列,展柜上方布置纱网,让观众感受金沙遗址出土玉器的丰富,感受古人用玉沟通天地的神秘思想。
象牙:金沙出土了大量的象牙,是古蜀人祭祀天地之神的重要祭品。从随葬情况来看,每次祭祀活动使用象牙的数量和方法都不一样。展厅内展示的象牙采用硅胶灌封技术整体密封。这种方式既能让观众直观地感受到3000多年前象牙的巨大体积,又能使象牙处于相对稳定的环境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展示对象牙齿的损伤。
释比:是古蜀祭祀活动中的一种特殊礼器。
跪坐人像:展出的跪坐石像共有7尊,造型优美,栩栩如生,是我国较早发现的雕刻精美的艺术品。
博物馆位于一楼西馆,面积约900平方米。展览的主要目的是展示金沙遗址出土的30多件最好的文物,主要是“太阳神鸟”金饰。
整个展厅的陈列设计紧紧围绕金沙遗址博物馆镇馆之宝“太阳鸟”的金饰展开。以展示“太阳神鸟”金饰的圆形展台为中心,四组扇形展示柜环绕,金沙遗址出土的众多精美文物以分层的方式展现在观众面前。高贵辉煌的金器、神秘奇异的青铜器、五彩缤纷的玉器、生动逼真的石器,无不展示着金沙先民关于族群的历史记忆,凝聚着一个时代文化艺术的精华。
辅助展厅:展厅右侧环形空间的图片展板将各地出土文物与金沙出土文物进行对比,成为第四展厅“千年传承”的合理延伸。
“太阳鸟”金饰:“太阳鸟”金饰陈列在第四展厅中央,可旋转的圆形展台让观众从不同角度欣赏这一精美文物。展台上方是象征天空的红藻井。一个天窗从天而降直接落在这个精致的黄金饰品上,在这里黄金闪闪发光的光彩被无限释放。红色和黄色的组合让我们想起了3000多年前古蜀先民对太阳的崇拜,这种独特的展示方式也显示了这一镇馆之宝的崇高地位。
金面具:金面具是2007年2月12日金沙遗址新发掘的文物。此面具是中国最古老、保存最完整、体积最大的黄金面具,也是金沙遗址博物馆的四大国宝之一。第四展厅设计之初,考虑到金沙遗址的考古工作还没有结束,随时可能有考古惊喜给大家,所以预留了新文物的展示空间,这个面具在开馆半年后才在馆内展出。其陈列位置与“太阳鸟”金饰成一条直线,与“太阳鸟”金饰相得益彰,散发出璀璨的光彩。
博物馆位于地下西馆,面积约830平方米。展览的主要目的是梳理先秦时期四川古蜀文化的发展,让参观者了解金沙遗址的来源和目的地。
中央沙盘展示了古蜀文明的分布区域及其与周边文化的密切关系。宝墩文化——三星堆文化——金沙十二桥文化——通过图片展板和出土文物生动展示了后蜀文化的文明历程。金沙文化灿烂的历史背景豁然开朗,文化发展的真实脉络日益清晰。
古蜀情境沙盘:空间布局以中央沙盘为核心,围合出一个半封闭的主题空间。清亮的色调,简洁的线条,传递着古蜀悠久厚重的历史。这个模型示意性地展示了以蜀国为中心的蜀国文化圈与周边地区文化圈之间的关系。
文物展示:大量精心制作、量身定制的辅助展示工具与灯光系统有机结合,兼顾文物的艺术美和展品的安全性。近几十年来,在成都平原及四川盆地周边地区发现了数十处类似金沙的商周遗存。它们犹如满天繁星,形成星星拱月之势,凸显了此时金沙作为古蜀王国政治、经济、宗教、文化中心的突出地位。* *与金沙遗址一起,框定了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古蜀王国波澜壮阔的社会历史背景。
迷雾:金沙遗址的发现填补了古蜀史研究的空白,揭开了古蜀史研究的新篇章。人们在欣喜于发现三星堆遗址和战国蜀文化源头的同时,却被更多的谜团所困扰。虽然近年来的发掘和研究揭开了金沙之谜的一角,但仍有许多谜团一时无法解开,有待人们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