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游戏教育论文(2)
摘要:游戏符合儿童的活跃年龄特点及其特定形象的认知特点。好玩的游戏,活泼的组织形式,能像磁铁一样吸引孩子。前苏联的阿金叫游戏?儿童心理维生素?。儿童游戏蕴含着儿童发展的需要和教育机会,发展的多样性、差异性和自然性特征在游戏中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这是由游戏的性质决定的。
关键词:儿童游戏教学
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活动,是孩子的天性。游戏可以把孩子的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把抽象的知识变成具体的形象,最大程度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在幼儿游戏教学中,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树立正确的游戏观,充分发挥游戏的教育作用,合理利用各种游戏,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开发孩子的智力,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引导孩子健康成长。以下是笔者多年幼教工作中总结的一些看法,在此与同行们分享。
正确认识儿童游戏教学。
我国学者丁海东在其《学前游戏论》中对此进行了论述:游戏是否是发生在一定情境中的自愿、独立、自由的活动,外部有可观察的行为,内部有特定的心理体验?。游戏是儿童最基本、最主要的活动,也是儿童生活的主要内容,更是儿童特有的学习方式。游戏可以促进儿童的身体发育,巩固和丰富儿童的知识,培养儿童良好的品质、良好的情绪,发展儿童的社会性。由于儿童身心发展的制约,幼儿园教学不同于中小学教学。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游戏观,认识到游戏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认识到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任何禁止孩子从事游戏的做法都是不正确的,是对孩子的不尊重,是违背孩子成长规律的。教师要站在儿童的角度理解游戏,尊重、理解、热爱儿童,尽力满足儿童的需求,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乐。正确认识、把握和协调幼儿园活动之间的关系,使之有机联系、融为一体、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以通俗易懂、简单明了、富有启发性的知识为内容,通过有趣的游戏、自主经营的活动、直观的教具、灵活多样的形式,使之有效地服务于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
2.给孩子选择自己游戏的机会,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
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孩子是天生好动的,还是靠玩游戏为生的?。孩子们在游戏和玩耍中一天天成长进步。如何让游戏真正成为孩子自己的游戏,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孩子在游戏中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中,教师要把自己放在游戏活动的观察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位置上,给孩子自由选择游戏、发挥潜能的机会,让孩子自己选择玩什么、怎么玩、玩多久等。,从而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比如我在组织幼儿诗歌朗诵教学活动的时候,就提前在教室的图书馆区准备了很多关于赞美冬天雪花的书籍和图片。为了给孩子上学打基础,激发孩子的阅读热情,提高阅读能力,我要求孩子把自己喜欢的书带到幼儿园,放在选书区?我可以读吗?每个孩子都可以在游戏活动中给孩子讲自己喜欢的故事。这样,孩子就主动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书和自己最好的阅读方法。在儿童阅读的过程中,儿童有效地阅读他们选择的内容。在让孩子有效参与活动的同时,极大地调动了孩子的主观能动性,也有效地培养了孩子的自主意识,对他们未来的有效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3.用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潜在动力和前提。?幼儿也是如此,兴趣将是他们积极参与学习的最直接、最强大的动力。任何对孩子生活感兴趣的事情,都是老师引导孩子学习、实施教育影响的机会。爱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高尔基曾经说过:?孩子们玩游戏。很简单,很容易了解你周围的世界?。在幼儿教学中,为了让幼儿更好地学习,教师要根据课程的需要、幼儿的兴趣爱好、心理规律等特点,设计出幼儿喜欢的各种游戏,从而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有效地玩游戏,使幼儿积极快乐地玩游戏,通过游戏激发幼儿的想象兴趣,激活幼儿的想象思维,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在教学语言活动中?记得监狱吗?刚开始上课的时候,我用了游戏的语气:?小白兔跳进我们家,给孩子们带来了许多礼物。看看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礼物。语言的使用增加了神秘感,一下子引起了幼儿的注意,而整个过程,又用?魔法?、?递包裹分礼物?等游戏手段,让孩子在充实快乐的心情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学习任务,达到了学中玩、玩中学的目的。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孩子因为好奇而对学习非常感兴趣。在教学的很多方面,孩子的思维异常活跃,孩子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率明显提高。
4.用游戏开发孩子的智力,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对于幼儿来说,游戏不仅能引起情绪上的变化,还能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有很多新的好奇和发现。就拿孩子们最爱吹的肥皂泡来说吧。有的孩子玩的时候会疑惑:为什么吹的时候会冒出泡泡?为什么吹出来的泡泡是圆的?为什么会有五颜六色?等等一系列问题。这个时候,作为老师,我们应该不失时机地给孩子讲解一些相关的科学原理,开发孩子的智力。当孩子发现同样的现象,就会逐渐明白,很多事情都可以用同样的道理来解释。孩子的自信会得到极大的满足,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对科学奥秘的思考和探索。此外,在孩子的生活中,往往不缺少创造美。例如,他们可以在折叠糖果纸、粘贴树叶、制作玩具、搭积木等过程中展现自己独特的智慧。教师要在教学中积极保护孩子,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为孩子后续的学习和科学探究奠定基础。在幼儿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点点滴滴,合理利用游戏开发孩子的智力,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让孩子在快乐中逐渐学习知识、认识世界、培养能力。
总结:做好幼儿教育工作,是教师教学的需要,是儿童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是国家和社会的需要。游戏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探索新的游戏教学方法,努力为幼儿游戏创造条件,科学引导幼儿游戏,熟练运用游戏进行科学教育。
参考资料:
[1]李定仁,许继存编。教学论研究二十年[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