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组织和指导小学科学模拟实验和观察活动

第一,更加努力,课前认真准备。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选择实验内容,熟悉教材中每个实验的特点,让学生定性、定量、有规律地操作。教师还要分组检查实验设备的数量和可靠性,课前做好各种物质的准备,安排好实验所需的实验环境。比如进行摩擦起电实验时教室需要保持干燥,进行结露结霜实验时地面要适当洒水。对于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老师要提前做好准备。比如使用酒精灯时,桌面上要垫上湿布,以便酒精溢出时能及时灭火。只有这样,小组实验才能做好。

第二,严格组织和指导实验操作。

由于实验类型不同,教师指导的侧重点也不同。在此,笔者仅阐述教师在培养学生兴趣、训练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和技巧时如何引导学生:

1,培养学生实验兴趣

小学生有很强的活动欲和表达欲。教师在设计实验时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包括小实验、小游戏来解决问题,给学生创造一个主动要求解决问题的环境,让他们在实验兴趣的驱动下进行操作。比如在教叶画的时候,让学生根据收集到的不同叶型的叶子,通过剪、拼、粘、贴等方式,做出金鱼、小树、春天等有趣的叶画,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训练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技巧。

学生只有正确操作,才能产生理想的实验结果,获得可靠的数据,提高实验的成功率。老师可以根据一些仪器的操作流程来指导学生。比如酒精灯的使用,老师的示范指导可以概括为检查、摘帽、侧点、加热、揭盖。实际操作是使用前检查灯体、酒精含量、灯芯情况,取下灯头,用火柴从侧面接触灯芯,用火焰的外焰加热,用完后用灯头熄灭酒精灯。学生开始操作后,教师要以大部分学生的操作为中心,注意发现学生的操作错误,及时提醒学生,必要时进行正确的示范操作。教师在给予一般性指导的同时,也要注重个别指导,对操作难度大或不认真、不细致的学生多给予指导,防止操作技能失衡。总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分析、观察、联想和思考。

实验中的大部分现象都是在动力学中产生的,比如物体振动时的声音,电路闭合时灯泡的光。观察动态事物和静态事物的方法是不同的,需要学生高度的专注和敏捷,及时捕捉现象的契机。有些实验是连续的,例如,说明氧的性质的实验,而实验现象是由动态变化产生的。学生们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刚到含氧气体气瓶口就开始重新燃烧,到瓶后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白光。一段时间后,火焰熄灭,瓶口充满“白气”,瓶内澄清的石灰水变得浑浊。这一系列问题让学生产生联想和思考,这种高度的兴奋会让学生有探究原因、得出正确结论的积极性。这样,学生就会善于在动态变化中获得准确的实验现象,提高观察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