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今年电脑游戏的流行趋势?
以下纯属个人在经历了新老游戏后的不成熟看法。有你批评的错误。
一:游戏会注重单人游戏的故事情节,拓展互动形式。
我这里指的是逐渐向网络发展。未来,单机游戏和网游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从即将发布的家用主机PS3的诸多功能分析,增加了网络连接功能,这是未来的方向。
但是,单机游戏会死吗?不会,从目前欧美的单机游戏来看,很有前景。比如最近推出的几款RPG游戏都是经典大作的续作,比如《上古卷轴4》和即将上映的《无冬之夜》,可以说代表了欧美RPG的最高制作水平。
而且从1997和1998 E3参赛游戏来看,几乎所有的单人游戏都在强调多人游戏功能,似乎单人游戏变成了辅助,让游戏误入歧途。幸运的是,今年在E3展出的大多数游戏已经扭转了这一趋势。游戏开发商重新强调了单人游戏的功能,这是游戏生存的源泉。就连一向缺乏故事情节的动作游戏,这次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淡化了血腥和暴力,强化了艺术家的趣味性,渲染了故事情节,提高了复杂工作者的智力。这对广大游戏玩家来说是一件好事,人们再也不用面对枯燥的单人游戏了。还记得末日吗?首先是有趣的单人游戏游,然后是激烈的多人模式。今天,设计师们不得不尽力制作一个好的单人游戏环境,而不是制作多人游戏。
二: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超长RPG游戏将逐渐引入主角,被第三人称视角动作/冒险游戏取代。
从最近发布的《古墓丽影7》可以看出,市场上的巨大成功激励了那些游戏厂商,而这一类型的游戏占据了很大的份额,这让人们想起了若干年前末日游戏层出不穷的情况,现在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比如《寂静岭》已经到了第四代,但是四代和前代的区别在于动作成分明显增加,几乎完全脱离了原来的模式。
第三,被忽视的体育游戏将成为休闲游戏的主流。
近年来,体育游戏越来越受欢迎,许多游戏公司总是抓住机会推出一些类似的游戏。今年涌现了很多体育游戏,比如街头篮球、舞团等。现在的体育游戏在仿真程度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时对硬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主要表现在3D加速上。体育游戏在足球、篮球和棒球方面非常成功。因为体育游戏老少皆宜,市场前景广阔。
四:游戏制作成本越来越高,系统配置要求越来越高。
从最近欧美几款RPG大作的推出来看,很多人都面临着主机升级的问题。比如DOOM3,上古4都把自己PC的内存提高到了1G,还有即将移植到PC上的盛4。
五:高科技已经逐渐渗透到游戏制作领域。
比如著名的HAVOK物理渲染技术首次应用于《古墓丽影7》,游戏中人物的动作越来越拟人化。如果你注意的话,你会发现,当劳拉从水里出来的时候,她全身都是水滴,劳拉会晃动身体,把水滴抖掉。这就是Havok物理渲染技术的效果。
著名的粒子系统被应用到使命召唤2中。而XBOX360上推出的《使命召唤2》将实时物理检查做到了极致,目前的PC功能远远落后。这也是他们对系统要求如此之高的原因。
我们都经历过简单的游戏场景贴图,然后是2D技术,然后是3D技术,所以我们很快就会接触到4D技术在游戏中的体验。这个时间不长。将于今年10月165438+推出的PS3中的部分游戏将有4D科技制作的游戏。
4D技术与3D技术完全不同。无论是2D还是3D技术,它们都只限于对物体的模拟。那么这是什么概念呢?举个例子,如果你进入一个教堂,在2D技术的情况下,你进入教堂的同时画面没有变化,这意味着你进入的过程和现实生活中的场景一模一样,但实际上
你的眼睛被骗了,你看到的场景是事先存储的,不是实际实时查看的。
到了4D技术时代,它已经不局限于物体位置的替换,而是发展成了实时。其实有一个“实时”的概念。如果你玩过欧美RPG的鬼鬼寓言,有最原始的“4D科技”(注意我的引号)。比如主角长时间不吃饭就会变得皮包骨头,这是“4D科技”最原始的概念
欧美RPG最大的特点就是即时性,地图无限广阔,自由度很高。从欧美的网游《魔法特卖》就可以很好的理解这个特点。即使不做任何任务就进入游戏,也可以四处游荡,地图非常广阔。
所以在鬼神寓言中,如果你在游戏前期不去做一些任务,那么在游戏后期,你会发现接受任务的NPC已经不存在了,这就是当初“4D技术”的不成熟,这其实是非常了不起的。
六:游戏类型的进一步融合:
我们今天定位游戏都有一定的标准。比如轩辕剑系列,仙剑奇侠传系列等等一定属于RPG,波斯王子,幽灵战士系列一定属于ACT,魔法猎人系列一定属于解谜冒险等等。它们的类型非常容易划分,因为它们的制作遵循一定的规律,没有异议。
但是,随着游戏制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玩家游戏习惯的不断调整,越来越多的新游戏类型开始并没有那么明显,也就是说,每种类型的界限都模糊了,单一类型的游戏开始借鉴其他类型游戏的精华。
比如即将上映的《地狱之门:伦敦》就定位在ACT+FTS。也就是说,这款游戏既有ACT的游戏特色,又有FTS的游戏成分,让越来越多喜欢不同类型的玩家会感兴趣,有机会接触这款游戏。
其实我们先玩的魔兽世界,已经是RPG+FTS类型融合的雏形了。
那么,在不久的将来,游戏的类型不再那么明显,多元素、多分支、多玩法都将融入到一个游戏中。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尝试。
七:玩法会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自由。
我们之前经历的所有游戏都有固定的故事和剧情。即使它们有多种结局,也是游戏制作者事先做好的。你只是达到了一定的条件让它们成真,也就意味着游戏的制作者已经提前奠定了一个固定的真相。从头到尾都不能过线(不能过线!!)。
那么未来游戏的发展将会是多主线,多分支,没有固定的任务,没有角色属性,没有固定的剧情。然后有人问,这还是游戏吗?没什么可玩的?!,好问题!这就是问题,也是突破口。
说到这里,就不能不提欧美游戏了。曾经推出并运营《暗黑破坏神》的游戏制作人暴雪曾经说过:未来的游戏制作就是你做出一个足够大的世界,让玩家置身其中,这就够了!
其实纵观欧美经典游戏,不难看出这种游戏制作理念是一致的。如果你熟悉国产游戏和欧美游戏,会有非常客观的对比和评价。欧美游戏最大的特点就是制作精良,游戏的世界很大,自由度很高。在游戏中,你可以控制很多事情。这方面最突出的是《上古卷轴》系列和《鬼神寓言》系列。前者以大型游戏世界闻名。上古3介绍完后,有玩家问:能不能把世界变小,就算能做到90%完成,还是有的。
不过说到《上古4》,游戏厂商确实把世界缩小了不少,但它的多分支任务和高自由度,让《上古4》的游戏世界比《上古3》大了近40%。如果在游戏中只完成主任务,不做任何副任务,以完成任务冲关为主题,即便如此,普通游戏的通关时间也就200小时!!
另外,说到自由,很多玩家在玩欧美游戏的时候都注意到了一点,那就是在开始游戏之前,你必须创建一个角色(这个系统设置在国产游戏中并不多见)。前面说过,这些设定在未来的游戏中都将不复存在。角色属性由玩家自己塑造。你可以扮演坏人,也可以扮演好人。这完全取决于你。当然,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是东西方统一,但至少你是真的在玩游戏,不是游戏!
其实这个概念在《鬼神寓言:失落之章》中就已经可以看到了。
进入游戏后,系统抛弃了之前的角色设定,角色的发展由你决定。另外,你可以是好人,也可以是坏人。如果你长时间使用魔法,你的角色会有苍白的皮肤和绿色的眼睛,如果你长时间不吃东西,他们会变得皮包骨头。
六:国产游戏和欧美游戏在制作上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我把这个话题放在最后,你明白目的,这也是我不想提的问题,但我们必须正视。我是轩辕剑的粉丝,所以没有贬低中国制作游戏能力的意思。有些事实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显而易见的。
说起单机游戏,从年初推出的《林元》到现在,一直没有什么动静。这就是我们国产游戏的现状。
我们说的“国产经典”游戏,无非就是轩辕系列、仙剑系列、侠爱系列。但是如果和欧美的经典游戏制作相比,应该说是没有可比性的,但是为什么我们会如此钟情于国产RPG经典呢?关键在于一个字“爱”!很多玩家会担心《天迹》中人物的命运,为那两个悲伤的结局而哭泣。到目前为止,我也认为《天迹》是国产RPG中感情演绎最好的作品(我通关3次!)。这就是亚洲玩家和欧美玩家的游戏习惯差异。我们总是期待一个幸福的结局。比如幻想三国2,即使续集的故事流程和原著90%一样,只加了两个结局(一个是大团圆结局),但很多人为了这个大团圆结局还要再玩一遍。这就是区别。这种观念贯穿于方方面面,就像我们在饮食上的习惯一样。
只要说到游戏的制作,早在80年代,欧美经典游戏采用2D甚至3D技术的时候,我们还停留在简单的贴图上。然后,随着PS3和XBOX家用游戏机的推出,许多登陆PS3的作品开始展示4D科技制作的游戏。所以,如果国产游戏仍然停滞不前,我们和欧美游戏在生产上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希望看到国产单机游戏持续复苏。这不仅是我个人的愿望,恐怕也是所有支持国产游戏的人的共同愿望!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