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7以内的加减法
大班数学教案:7以内加减法1活动目标:
1,学习7的加减法,根据花的不同颜色列出加减法公式,7以内的数字加减。
2.进一步巩固对加减公式及其含义的理解。
3.我爱动脑,能积极参与加减法活动。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孩子有看图片构图的经验,学会了6以内数字的加减和7的构图。
2.材料准备:
-教具:一张图片(上面有7只猴子,其中1只小猴子,6只大猴子;两只猴子在树上,五只猴子在草地上。三只猴子在吃香蕉,四只在吃苹果。)
-学习工具:童书(第p11、12、13页),孩子有笔。
活动流程:
1,去看猴子。
老师:你还记得七只小猴子去旅行的故事吗?猴子们旅行回来了。让我们去看看他们。
老师(展示图片):小猴子在哪里?他们在做什么?
让孩子们谈论每只小猴子的位置和它们在做什么。如:1只小猴子,6只大猴子...
老师:可以用公式表达吗?
——引导孩子列出加法或减法公式,说出每个数字的含义。如:1+6=7
意思是1只小猴子和6只大猴子加起来是7只猴子。再比如:7-1 = 6表示七只猴子中,有一只小猴子,其余都是大猴子。
-继续引起孩子的思考:你能列出与刚才不同的公式吗?
2.儿童操作活动。
——看图,根据特点标出公式。图中有多少物体?它们的颜色和其他特征是什么?然后,列出7的第一组加减公式。
——连续观察三张图,说出图的意思,列出加减法公式。
-带领幼儿分别打开童书12和13页,指导幼儿练习7中的第二组和第三组加减法。(也可以分组练习。该活动只完成一页练习,其他练习在日常生活中或区域内进行。)
3.活动评估。
请幼儿介绍“看特征公式”的活动,鼓励幼儿说出每个公式的含义,帮助幼儿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大班数学教案:7 ^ 2活动目标内的加减法
1,学习7的加减,7以内的数字加减。
2.进一步巩固对加减公式及其含义的理解。
3.我爱动脑,能积极参与加减法活动。
要准备的活动
1,趣味练习:加减法公式
2、一张图教具,“童书”,孩子有笔。
活动过程
首先,引入话题
老师:猴子们旅行回来了。让我们去看看他们。
1.给我看图:小猴子在哪里?他们在做什么?
让孩子们谈论每只小猴子的位置和它们在做什么。
如:1只小猴子,6只大猴子。
2.老师:可以用公式表达吗?
引导孩子列出加法或减法公式,说出每个数字的含义。
比如1+6=7,就是1只小猴子和6只大猴子加起来是7只猴子。
再比如:7-1 = 6表示七只猴子中,有一只小猴子,其余都是大猴子。
3.继续引起孩子的思考:能否列出与刚才不同的公式?
二、儿童操作活动。
1.看图,根据特征标出公式。图中有多少物体?
它们的颜色和其他特征是什么?
然后,列出7的第一组加减公式。
2.观察连续三张图,说出图的意思,列出加减公式。
3.带领幼儿分别打开童书12和13页,指导幼儿练习7中的第二组和第三组加减法运算。
(也可以分组练习。该活动只完成一页练习,其他练习在日常生活中或区域内进行。)
三。活动评估
请幼儿介绍“看特征公式”的活动,鼓励幼儿说出每个公式的含义,帮助幼儿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大班数学教案:7 ^ 3活动目标内的加减法
1,学习7的加减,7以内的数字加减。
2.进一步巩固对加减公式及其含义的理解。
3.我爱动脑,能积极参与加减法活动。
4.体验数学的生活和数学游戏的乐趣。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孩子对计算的兴趣以及思维的准确性和敏捷性。
活动准备1,趣味练习:加减公式2,教具图片给孩子一本书,孩子有一支笔。
活动过程
一、引进项目教师:
猴子们旅行回来了。让我们去看看他们。
1.给我看图:小猴子在哪里?他们在做什么?
让孩子们谈论每只小猴子的位置和它们在做什么。
例如:1只小猴子,6只大猴子
引导孩子列出加法或减法公式,说出每个数字的含义。
比如1+6=7,就是1只小猴子和6只大猴子加起来是7只猴子。
再比如:7-1=6表示七只猴子中,有一只小猴子,其余都是大猴子。
3.继续引起孩子的思考:能否列出与刚才不同的公式?
二、儿童操作活动。
1.看图,根据特征标出公式。图中有多少物体?
它们的颜色和其他特征是什么?
然后,列出7的第一组加减公式。
2.观察连续三张图,说出图的意思,列出加减公式。
3.带领幼儿分别打开童书12和13页,指导幼儿练习7中的第二组和第三组加减法运算。
(也可以分组练习。该活动只完成一页练习,其他练习在日常生活中或区域内进行。)
三。活动评估
请幼儿介绍“看特征公式”的活动,鼓励幼儿说出每个公式的含义,帮助幼儿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活动反映:
用规范的语言加深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使他们理解相关概念的含义。只有充分理解数学理论,科学全面地理解数学概念,充分了解儿童的思维特点和学习规律,才能将数学概念正确地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学习、理解和运用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