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味悠长的中世纪画卷。史诗呈现的《庙堂春秋》魅力何在?
(原价17.9限时免费。)
从《庙堂春秋》的全称不难看出,它是一部改编作品,原著是英国作家肯·福莱特写的历史小说《庙堂春秋》。这款改编自小说的游戏并不特别,比如育碧的《汤姆·克兰西》系列,CDPR的《巫师》系列,但与其他改编作品不同的是,《庙堂春秋》是一部历史上以中世纪为背景的宗教史诗,全文没有任何奇幻元素,甚至连原著都可以称之为“不易读懂”。
(小说《春秋庙堂》)
诚然,小说《庙堂春秋》是一部优秀的作品。肯·福莱特花了将近65,438+03年的时间非常详细地研究了中世纪的英格兰和天主教。最后,他写出了动荡年代的普通人在信仰的支撑下,奋力建造英国历史上最宏伟的大教堂的壮丽故事。然而,很难否认,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伏案阅读一本严肃的小说并不是大众可以接受的娱乐方式。从这个角度来说,《庙堂春秋》这款游戏无疑是非常成功的改编和再创作。
游戏《庙堂春秋》对原著的改编非常巧妙。游戏将原著中描绘的中世纪英格兰的场景做了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场景,然后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为成功地将整个故事串联起来。这种改编使得玩家不需要像看小说一样去想象当时的场景,而是可以将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故事上,从而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同时,作为一款游戏,《神庙春秋》并没有完全照搬原著故事。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选择对话或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故事的走向。虽然最后还是会导致同样的结局,但确实给原本枯燥的阅读增添了不少乐趣。
(这类游戏不可或缺的分支选项)
不过从玩法上来说,《庙堂春秋》其实并不占优。它的游戏性本身与其他视觉小说或点击式冒险游戏没有本质区别。很多时候,玩家能做的就是点击鼠标推进剧情。虽然在游戏中间做了一个大地图让玩家选择前进的路线,但实际上不同的路线只是会改变这一章结尾的总结报告,实际上并不会对故事的发展产生什么明显的影响。
(游戏中途介绍了大图)
不过好在《庙堂春秋》的玩法虽然没有逃脱游戏类型的束缚,但是在增加玩家的代入感上还是下了很大功夫的。游戏采用多主角的多角度叙事结果,让玩家从不同视角了解混乱的英格兰,通过高质量的视觉艺术、优秀的背景音乐和角色配音,增强玩家的代入感,让玩家可以投入到这段历史中,跟随游戏中角色的视角,见证大教堂从无到有的全过程。
说到教会的建立,就不得不提圣殿的英文原名《春秋》,直译为“地球之柱”。这个名字来源于《撒母耳记》中的“ForthepillassoftheearthareLord ' s,andhehhathsetteworlduponthem”(地之柱属耶和华;_把世界设定在上面),但结合故事语境,这个名字中的“地球”也可以指当时英格兰的底层民众。对于中世纪动荡时代的民众来说,信仰不亚于自己的精神寄托,而教会就是这种寄托的体现。所以,在这些大时代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普通人,也可以依靠自己的信仰,完成大教堂在建筑史上的杰作。
顺带一提,虽然根据原著作者肯·福莱特(ken follett)的说法,游戏中的大教堂是虚构的,但游戏中大教堂的设计很大程度上参考了威尔士大教堂,从而充分展现了中世纪欧洲建筑从罗马式向哥特式转变的过程,足以说明游戏制作团队的细致用心。
(威尔士大教堂)
所以夸了这么多,难道神庙春秋除了游戏性差就没有其他缺点了吗?不完全是。
首先,游戏的开发者Daedalic本身技术能力并不优秀,导致游戏中存在跳帧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观感,游戏的中文本地化质量也并不优秀。游戏文字部分文字不尽如人意或者没有经过验证。举个例子,当一个主教在对话中说出“地球”这个词的时候,游戏会将其翻译成“地球”,但是在当时的宗教环境下,如果一个主教说了“地球”,然而总体来说,并不影响玩家流畅的进行游戏,错误的用词也是常见的。只要他们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就能很容易理解课文的实际意思。
总的来说,《庙堂春秋》作为一款游戏,可以说是一部值得回味的中世纪欧洲画卷,很好地完成了解构和普及不被接受的文学作品的任务。如果你对中世纪欧洲的民俗、宗教等文化感兴趣,但对阅读大型书籍不感兴趣,《神庙春秋》会是个不错的选择。为什么不利用本周Epic的免费礼物来体验这款独特的游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