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回家会报喜不报忧吗?你会和父母聊什么“幸福”?
其实有时候善意的谎言也挺正常的,看什么样的人了。
报喜不报忧的情况,就是和父母分享喜悦。这时候父母不报的忧虑,就是父母在情感上无法分享的东西,比如身体不适,生活工作中“无法主动改变的东西”,因为这些忧虑只会增加远在他乡的父母的忧虑,一说出来就会担心父母,等结束了再告诉他们。
报喜不报忧的情况是告诉他们我面临的困难,而是传达“我正在克服这个困难”的过程,让他们了解我面临的困难,知道我可以靠自己克服。
详细解释
如果只是向父母报喜,可能不是善意的谎言,而是攻击?
每次和爸妈聊天,那句“吃饭了吗?”“你的工作怎么样?你加薪了吗?”“你多大了?是时候找个人了。”
而你总是回答:嗯嗯,一切都好,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但实际上你面临的可能是失业、分手、看病、搬家等等。但是你不会把这些事情告诉你的父母。因为你在你父母眼里和真实的你可能是两个不同的人。
你害怕他们会失望,害怕他们会责怪。
所以,归根结底,报喜不报忧的心理有两个原因:
1,怕父母受到伤害
之前所有的事情让你意识到,你的失败可能是对父母的一种伤害。
你怕父母承受不了自己失败的痛苦,而从道德角度来说,孩子应该和父母分享自己的喜悦。
这样不会不孝,不会让你心累。
2.出身家庭让你自尊心很强。
1:有一个严厉的父母
在与父母多年相处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的严厉,所以为了不让他们失望,为了获得他们的认可,为了维护我们脆弱的自尊,我们报喜不报忧。
2.有一个控制欲强的父母。
父母对孩子的卷子充满了控制,不管孩子多大。所以孩子天生就有防御机制。
一个是防止彼此之前的感情纠葛。
二是防止父母在没有边界意识的情况下不断干涉孩子。
3.情感缺失的父母
情感感受是:内疚。
对方的无力感投射在你身上,所以如果你报忧,会让你觉得是在攻击或伤害对方,会让你内心有罪恶感。
你父母对你的严格教育让你的自尊系统变得非常脆弱。
一旦遇到任何挫折,都会感到羞耻,害怕失败,这让你无法向父母开口。
所以不要认为报喜不报忧是一种美德。也许你只是在用自己都不知道的方式攻击他们,顺便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