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卧床的孩子

1.用“个性化睡眠”帮助孩子逐渐减少赖床的行为。几乎所有有中小学生的家庭都遇到过孩子早上赖床的行为。但细心的家长可能已经发现,孩子卧床一般是有季节性的,比如冬天早上中午起床,夏天最难熬;也有周期,比如周一周二,学期初,期末考试起床难;再次,有年,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更容易赖床。这就提醒我们,不要对孩子的卧床行为一概而论,简单下结论容易导致硬性指导。家庭和学校生活丰富多彩。一句简单的“孩子总是赖在床上”哪里能概括?当然,无论卧床的行为如何变化,人体的生物规律始终起着根本性的作用,即孩子的卧床和睡眠之间存在着直接而明显的关系。睡眠不足的孩子经常呆在床上。他们越是睡眠不足,卧床的情况就越严重。我们知道孩子还小,需要更多的睡眠来保证健康成长,但是一个孩子的具体情况是很不一样的。家长不能根据书本上或听别人说的孩子需要多少睡眠时间来认可和规定孩子的睡眠行为。他们要树立“个性化睡眠”的观念,帮助孩子逐渐纠正自己的赖床行为,比如观察孩子晚上睡觉和早上起床时的清醒状态,看到孩子早上起床时的最佳状态。观察一个月左右,基本可以确定孩子大概的睡眠时间。在此基础上,你可以把晚上睡眠的开始时间倒过来,有意识的提醒和督促,保证孩子有足够的睡眠时间,这样你就可以从源头上减少早晨睡眠不足导致的卧床。

2.用“间歇唤醒”的方法,引导孩子纠正卧床的行为。在孩子卧床最多的冬季早晨,家长可以在孩子醒来前15分钟左右,用录音机播放自己喜欢的儿歌或音乐,或者在孩子将要醒来的6点半打开收音机,让熟睡的孩子收听中国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以营造气氛,促使孩子逐渐从睡眠中醒来。广播节目的准时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提醒孩子们时间很紧迫。无论孩子为什么卧床,家长都有必要积极练习唤醒熟睡的孩子。该喊的时候突然发作让孩子醒来是很痛苦的,家长会发现效果肯定不如用音乐叫醒。而且,对于那些喜欢安静的孩子,你可以在起床前10分钟左右叫醒他,然后让他睡10分钟,让他有机会在笼子里睡觉。真正的起床时间到了,孩子会更配合,心理上也会有满足感。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引导的方式也需要改变,一切方法都要以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为前提。

3.用“睡懒觉后读书”来解决孩子卧床行为带来的负面因素。随着时代的发展,要求每个人都要终身学习。学习固然重要,但能休息的人会学习,能玩的人会工作。所以,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有意识地调整他们的学习和休息时间,让孩子不仅能得到很好的休息,还能有效地学习。这是家庭教育中需要更多关注和引导的关键点。建议家长在孩子可能睡懒觉的前一天晚上(主要是周末、寒暑假等)让孩子准备一些喜欢的书。).第二天睡懒觉后,孩子在床上“享受”半小时左右的阅读。生活的乐趣和阅读相辅相成,让孩子得到精神上的放松和思想上的愉悦。有的家长看到这里可能会说:“如果不让孩子快点起床学习,怎么会有时间看闲书?”有这种想法的家长真的需要好好想想了。人的成长需要动力。越是内在的、自发的动机,其有效性就越持久、越明显。忽视了丰富孩子精神世界的家庭教育,必然会倾向于一时的功利,而与此同时,孩子真正的人生幸福也会越走越远。因此,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分娩与卧床、生活与学习的关系,以平淡的方式化解孩子卧床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巧妙地纠正和化解孩子的卧床,使孩子身心得到和谐发展。